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按照相关数据预计,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将很可能超越日本、同样跃居世界第二。
韬睿惠悦咨询公司中国区寿险咨询总经理崔巍分析,这二者之间8年的时滞,代表了财富从创造积累逐步向健康养老消费的转移。从大势上看,随着中国第一代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群(60后)开始变老,健康和养老需求正大规模登场。对于政府、保险企业和居民三方而言,健康和养老需求带来的挑战真正拉开帷幕。从行业定位角度看,人身保险行业必然少不了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布局。无论有无税优,居民的绝大多数储蓄和收入最终将被消费在养老和健康两方面。因此,人身保险企业进军健康保险行业正在成为必然选择,这是大势所趋。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健康服务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推动保险业深度参与健康服务产业的制度文件。在崔巍看来,健康养老既是居民储蓄消费的目标,也是未来国家政策之重点。只有支柱型行业才能孕育支柱型企业,因此,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大型支柱型人身险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而税优政策是保险公司在健康养老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从长远来看,近期推出的商业健康险税优,只是人身险企业开始在健康养老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所走的一小步,但对保险公司而言,这却是切开税优框架下健康养老大蛋糕的重要一步。”崔巍说。
事实上,从保险业务线的横向来考虑,健康与养老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经营中应考虑如何打通业务线壁垒,体现协同效应。而从政府机构的角度来讲,健康与养老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为未来政策扶持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因此,只有真正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相应责任的公司才会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换一句话就是,从企业定位角度看,真正长期成功的企业都非常强调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