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金融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上海保险交易所(下称“上海保交所”)的筹备情况一直为外界所关注。上海保交所首期注册资本拟为30亿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拟作为保交所发起人之一认缴出资200万元,力争于今年正式开业。
2015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上海保交所,目前保监会已成立保交所筹备组,并展开相关筹备工作。本报此前曾独家获悉,现任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将出任保交所筹建负责人。
目前上海保交所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建过程中,下一步将召开发起人大会、股东大会,最快有望于今年6月开业。除上海国际集团作为发起方股东之外,还会有大型或本地保险公司及多家大型非保险类国企参股其中,但对于每家的具体股权比例分配问题,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对上海保交所的功能定位包括:为保险业有关产品提供发行登记、交易流通和信息等服务;为产寿险、航运险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重大再保险项目提供保险交易场地与设施。
此外,上海保交所将以社会公众的保险服务需求和保险行业经营管理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的优势,着力建设“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保险综合服务平台、保险运营基础平台和保险交易平台。上海保交所将实行政府监管与交易所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由保监会对在保交所平台开展的所有保险业务实施全面监管。
保险交易所是衡量一个保险市场是否发达的显著标志,而对于正在建设“两个中心”的上海而言,上海保交所的获批筹建,意味着上海已经具有股票、期货、产权、保险交易等各类要素市场。
毋庸置疑的是,保交所成立后,将发挥上海保险市场辐射全国、衔接国际的中枢作用。因为设立保交所能够吸引国内外保险资本和技术,产生集聚作用,无疑将增强在国际保险市场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