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昆仑保险 - 行业资讯
退保、满期给付双承压 保险评估专家预警行业风险
发布日期:2017-07-21
        近日,一份当前保险业风险状况的分析及建议(下称“建议稿”)下发至各地保监局及各家保险公司。
  其主要内容来自日前,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的保险行业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与会专家就今年以来人身险、财产险及资金运用等领域的整体形势和风险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据看过该份建议案的保险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文件提示了行业几大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如今年前4个月,寿险满期给付支出877.38亿元,同比增长28.56%,预计满期给付2015年将达到又一峰值;而车险业务占比继续上升1.09个百分点至71.84%,险种过于集中风险依然存在等。
  2015年满期给付承压
  今年以来,寿险行业增长态势明显。根据中国保监会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5865.78亿元,同比增长35.47%,普通寿险保费同比猛增646.47%,健康险保费收入533.28亿元,同比增长61.54%。
  但一些已有的数据和迹象显示,近期退保风险和满期给付压力正在上升,保险公司现金流承压。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前4个月满期给付支出877.38亿元,同比增长28.56%。有与会专家预计满期给付2015年将可能达到顶峰,2014年陆续会有更多中型公司面临满期给付压力。
  同时,今年前4个月,退保金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比增66.51%至1074.91亿元,退保率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至2.1%。一季度大多数保险公司大卖高现金价值产品,把名义长险变成实际短险,加大退保风险。
  高现金价值产品号称3年或5年期甚至更长期保单,但往往第一年或第二年后,保单现金价值和收益加起来就已高于已交保费,甚至高于银行同期定存利率,变相鼓励中短期退保。这类存续期通常为3个月到2年的高现价业务,匹配的资产往往超过2年,这种“借短贷长”的资金运用形式很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利率上行则面临集中退保风险,利率下行则面临再投资风险。
  项俊波在今年初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是今年监管层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2013年,寿险满期给付达到1742亿元,高现金价值短期业务规模接近2800亿。
  保监会从2013年就开始着手防范和化解退保高峰风险,强化公司的主体责任和派出机构的属地责任,开展风险排查。并要求各派出机构紧盯分红公布期、集中给付期等敏感时点,督促公司稳妥处理突发事件。
  银保转型及万能险占比也成为“风险评估专家”关注点之一。据悉,银保业务一季度同比大增89.05%,但存在“虚胖”,银保期缴举步维艰,万能险成为银保渠道主流产品。一些中小保险公司万能险占规模保费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有专家认为部分公司结算利率与投资收益率长期倒挂,账户运行面临风险,对未来资金运用带来较大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得知,目前结算年利率超过6%的万能险保险产品并不鲜见,天安人寿、昆仑健康、珠江人寿等保险公司部分万能险产品结算年利率已经达到7%。
  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差距明显。行业内部数据显示,4月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账面余额为8.16万亿元,同比增长7.64%。1-4月,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投资收益率为1.51%,年化收益率为4.52%,同比下滑0.3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业存在的潜在风险,与会的风险评估专家建议,监管部门需高度关注股东出资的真实状况;建议保监会或保障基金公司及时发布更详细的行业参考数据;建议出台遏制银保渠道恶性竞争的监管措施;加强对高现价产品的监控,防止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集聚。